【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深刻理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2022年12月13日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实践,不断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全面领导的认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收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的许多深刻思想,形成了关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最新理论成果。在首个专题“掌握历史主动,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提出新时代党和人民奋进的“五个必由之路”,首先强调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昭示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扭转近代以后的历史命运、取得今天的伟大成就,最根本的是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可以说,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历史充分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捍卫者、引领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事实雄辩地证明,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始终捍卫并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只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才能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历史和现实表明,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创造中国奇迹的成功密码,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一切进步和成就,根本在于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得到有力保证,党的领导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更加科学,全党思想上更加统一、政治上更加团结、行动上更加一致,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

新征程上,我们不知还要爬多少坡、过多少坎、经历多少风风雨雨、克服多少艰难险阻。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从根本上讲还是要靠党的全面领导。只有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好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和人口最多的国家,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民主集中制,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只要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充分发挥党的全面领导政治优势,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全党全国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守正创新、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

【作者:兰丽影 单位: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黑龙江省行政学院)】

(来源:黑龙江日报)

上一条:【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人民至上”是党执政兴国的根本价值理念 下一条:【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国之理,回答赶考路上的时代考题

关闭